close

  幾乎每個人身旁都會有幾個朋友喜歡抽菸或喝酒,甚至達到成癮的程度。在心理學上「成癮」(Addiction) 的定義是指:個體生理上或心裡上強烈依賴藥物的狀態;當體內缺乏該藥物時,將難以維持生理或心理的平衡。成癮通常會造成耐藥及依賴的現象。上述定義也可以廣義解釋爲對某種「物質」(Substance)的依賴,例如尼古丁、酒精、或其他可以刺激感官系統的物質,例如氣味、口味等。

  台灣當今社會觸目所及,到處都是低頭族,從青少年、到中壯年,或許前者著迷手遊、後者則沈迷Line,電視報導:台灣臉書有回數小時無法連網,居然造成網民們焦慮不已。根據個人看法:這也是一種「成癮現象」,而且是「集體成癮」,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會形成這種「成癮現象」,不管是個人、或者是群體?

  經過思考後,個人得到兩點簡單結論分享:

一、會造成「成癮現象」多半是因為個人、或群體得到某種「滿足」(Content),但是不一定需要依賴「物質」。

二、無法形成「滿足」、甚至痛苦的經驗是不容易形成「成癮現象」,因為一般人追求的主要是滿足與肯定。

  筆者並沒有資格扮演心理學家的角色,但是希望借助上述的想法來分析台灣現今社會的一些「集體成癮」現象;當然「集體成癮」的反面就是「集體焦慮」,兩者對於台灣的未來發展都不可能是正面的因素。

  先從慈濟的內湖開發案說起,筆者雖然是佛教徒,但是與慈濟沒有任何關聯,所以只希望針對內湖開發案本身提出幾點看法:

一、首先,我們應該肯定慈濟這麼多年來對台灣與世界所從事的慈善作為,這是台灣社會的光榮,所以,如果一般人沒有具體的事實,建議台灣社會不需要人云亦云去批判慈濟,甚或醜化慈濟,因為捫心自問我們自己並沒有如同慈濟一般,積極爲台灣與世界付出過心力。

二、當然,慈濟對於自己一再成為被攻擊對象,也應該反思:釋昭慧的應對或許堪稱「義氣」,但是是否符合佛法與出家人的作爲?就事論事固然是對的,但是慈濟畢竟是個宗教團體,套句現在的流行語「社會觀感可能不佳」,因為佛法就是在教化人心,當然不應該放棄被攻擊的機會,用佛法智慧來教化人心,而不是東施效顰地用世間智慧來爲自己辯駁。

三、相對於德瑞莎修女,慈濟應該反思為什麼同樣從事慈善志業,德瑞莎修女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的肯定,但是慈濟卻一再落入「名滿天下、謗亦隨之」的漩渦中?雖然諾貝爾獎的肯定並不能代表什麼,相信證嚴上人應該可以洞悉其中奧妙。

  結尾,希望再分享自己對於馬英九總統缺席多年參加平溪放天燈活動,卻在指南宮時提出惹人非議的猜燈謎舉措的幾點個人想法:

一、馬總統的個人清廉與重視「大是大非」的理念是值得台灣社會肯定與珍惜的,因為2016年馬總統下台後,台灣可能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看不到、也聽不到這種「唐吉軻德」式的政治人物與言論。其實這種政治人物與是非價值是台灣社會所需要的,也是2008年台灣社會用760多萬票將馬總統送進總統大位的主要原因。

二、雖然如此,馬總統也應該反思為什麼這樣的歷史機遇,會落到今天這種局面?雖不至於說是「眾叛親離」,但是似乎真有點類似明崇禎的晚年,幸好還有不到兩年時間,「李自成」尚未攻破北京城,「清兵」雖然兵臨山海關,但是尚未入關。

三、身為一路支持馬總統的選民,我們當然希望馬總統能夠名留青史,因為這是台灣百姓之福,也會是馬總統一生努力的回報。時間雖然不多,但是改變只在轉念之間。高舉「大是大非」的理念固然值得肯定,但是同樣必須配套過人非凡的器量與智慧。

arrow
arrow

    亞力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